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智慧分享 > 经心读书会 经心读书会
【第79期经心读书会】于亭:从先秦以来古汉语音读



编者:《故训汇纂》和《古音汇纂》是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团队,在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宗福邦先生率领下,先后相继三十五年编成的学术精品。这两本巨著以大型学术辞书的形式,系统完备地纂辑了从中国先秦到清代的古代训诂、音读资料,总计2600万字。《故训汇纂》以古代训诂为中心,“集雅诂之大成”;《古音汇纂》则以古代语音为中心,“综音声之流变”。此书源流并重,上起先秦,下迄清末,涵盖上古、中古和近代时期的音释材料,并提供其音读语境及相关字义训释,形成系统而完备的历代汉字音读资料汇编,努力探寻汉字字音发展演变的轨迹。此文根据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亭在经心读书会第79期导读内容整理而成。



 

坚守冷门绝学领域

 

从《故训汇纂》到《古音汇纂》,两本巨著编纂长达三十多年,是个漫长的故事。武汉大学古籍所团队在宗福邦先生带领下,一直扎根冷门绝学领域,从事高深的研究。这个团队从第一代开始,始于《汉语大字典》,直到今天,都坚守在这个领域。


什么是儒家教育中的“大艺”与“大节”?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小朋友则先要习“小艺”履“小节”。中国古代有一门学问叫小学,起于国子教育的习“小艺”履“小节”的内容,但是汉代以后,就逐渐演变,专指文字之学,音韵之学和训诂之学了。


文字之学是根据《说文解字》的传统和后来字书的学问发展起来的,关于汉字的形和义的关系展开。音韵之学是关于汉字的声韵调、清浊等呼和语音系统的学问,古代有很多书叫作韵书。还有训诂之学,是解经和阐释古书字句的意思的学问,涉及到语义问题,还涉及到思想义理的解释问题。



汉字的形体是表意的。比如说《说文解字》解释汉字,就根据字形和字义相关的原则,比如就把“若”字解释为“择菜也”,因为上面是个“艸”,下面是个“右”,就是只手。汉字有读音,读音可以分解为声韵调,汉字四声别义,古代有平上去入,声音还有清浊,今天我们的汉语语音浊音基本消失了,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入声也消失了。


古代的语音是什么样,非常复杂。古代写诗要押韵,古代的韵分得很清楚,就是读书人也不全能记明白,所以有韵书,韵书有点像今天的字典,分声调分韵,还有注释,比如《广韵》。还有一种书,叫训诂书,比如《尔雅》《广雅》,还有注疏,让人读古书读得懂。


举一个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第一首,《周南·关雎》。大家读得懂吗?说的什么意思?不一定读得懂,汉代的人也读不太懂。所以汉代就有人为《诗经》做注。西汉有个毛公,东汉有个郑玄,都做了注释。说关关是“和鸣也”,原来是一种声音,是鸟叫的声音。又说雎鸠是一种鸟,王雎,王雎有什么特点呢?雌雄“挚而有别”,是这个鸟的特点,雌雄相随,情谊深挚,而又雌雄有别。“洲”是什么呢?毛公说“水中可居者曰洲”,大家就能终于明白,指的水中的小块陆地。又写作“州”,“洲”是个增益了一个水旁的后起字。


武汉长江有天新洲、白沙洲、鹦鹉洲。窈窕不懂,汉代人说,“善心曰窈,善色曰窕”,说女子内心和面容都美丽,就叫窈窕。其实窈窕是个连绵字。淑是什么呢?毛公说:“淑,善。”这个善是品格端方,而非妖冶。我们今天常说淑女,不是指女子美艳,而是说知性端方,其人进退有节,受过良好教养。淑就是善。最后麻烦来了。“君子好逑”是什么意思?毛公说逑是“匹也”,就是匹配。


通过毛公一解释,就听懂了,说雌雄雎鸠在一起,和谐深挚,在悠远的水中之洲,让我们想到理想的夫妻。窈窕淑女,是君子的好伴侣。但东汉的郑玄不这样解释,说那个“逑”是“仇”的假借字。说念成“窈窕淑女,君子好仇”郑玄满脑子的汉代儒家礼教观念,说君子既然是文王,帝王有后妃嫔媵,所以后妃思求淑女以配君子,学后妃之德,平息众妾之怒,让众妾不兴心嫉妒,成了后宫和谐的颂歌。所以解释经书中字句篇章的意思,以今语释古语,又解说大意的学问就叫训诂学。就是中国古代的书本解释之学。

 

不懂汉字意思难读古书

 

今天,我们写文章就是我们说的口语,对不对?我们写文章多少要提炼一下,不能说出口的大白话就是文章。为什么中学生学古文那么难?因为发现古文不像是我们嘴里说的话,中国古代,汉语有一个现象,文白对立。写作和说话对立,说归说,写归写,不是一码事,语汇和语法是两套。最麻烦的是,从先秦开始,说的话和写的话,就是两套不太一样的语言。当然,都是汉语,也都用汉字。因此中国古人怎么话,我们不知道。我们只能从中国古人写的书,来了解古人的说了什么。但是中国古人说话和写文章跟今天不一样。




读古书要了解汉字的字形字义,成了一个很复杂的学问。所以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是中国古代的“小学”。大家看这个词儿特别浅显易懂,叫“小学”,但是这却是中国古代最难研究的学问,******的学者都把它搞不清楚。


中国古代的根基学问叫经学,围绕着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展开。后来论语和孟子都抬成了“经”。今天有儒家的十三经,十三经都是形成先秦和秦汉之间。古字古言古语古义,很难读懂。还要读懂经书里面的意思,就会出现注释。


读懂中国古书里蕴含的古汉语,跟你只会用现代语言读书,完全不一样。就像我们懂拉丁语、古希腊语,跟只能读现代的英文小说完全不一样。语言文字之学为各种学问之准备,舍此则一无可通,这就是“小学”的意义。我们做《故训汇纂》《古音汇纂》,就是古代的语言文字之学,为研究学问做准备。同时,“小学”本身也是艰深的学问。


不懂汉字的形音义,想读古书是读不懂的。《故训汇纂》,它起源于清代的一部书,阮元主编的《经籍籑诂》,这部大书汇集了从先秦到唐代的训诂资料。在这样基础上,我们编了《故训汇纂》。


清代学者喜欢研究小学,他们发现,汉字的意义不从字形来,从声音来。为什么汉字的意义从声音中来?因为汉字是记录语言的,它的意思从汉语中来,而语言是声音。我现在说的是汉语,你为什么能听懂?你并不是转移成汉字在你脑子里过了一遍,你只要听到我发出这个声音,你就能听得懂,因为这个声音代表意义。只有我非要把这个声音记录下来,才有了汉字。


所以汉字后起,汉语是先有的,大家说的语言都是声音,声音中包含了意义。清代学者发现了这个特点,你要从汉字字形里找字义的话,经常会望文生训。你就会像宋代的王安石那样,说“波”就是“水之皮”。你看到一个字,经常受到视觉信号的影响,可是汉字能通过视觉信号看出意义的占多少?十分之二不到吧,剩下的全都是形声字。


从古到今,汉语语音发生了持续的变化,从秦汉到南朝宋,我们一般称为上古音。然后到南宋末,称之为中古音,元明清叫近代音。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081号


鄂ICP备150217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