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智慧分享 > 经心读书会 经心读书会
【第76场经心读书会】郭齐勇:重新发现中国文化精神


编者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历史、民族、文化是在多样化的发展中逐渐多民族融合,多文化融合。从文明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文明一以贯之,延续至今,没有断裂,没有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发生大的变异。如何全面理性的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在经心书院第76期读书会上,湖北经心书院山长、世界儒学研究杰出人物奖获得者、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导郭齐勇,从“重新发现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精神的特点和古为今用,创造转化”三个方面解读中国文化。

 

 

郭齐勇教授著作:《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中国人的智慧》《中国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儒者的智慧》《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哲学的特色》等。

 

一、重新发现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历史、民族、文化是在多样化的发展中逐渐统一的。几千年来,中华多民族融合,多文化融合。从文明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文明一以贯之,延续至今,没有断裂,没有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发生大的变异。


其中的机理是:“和而不同”,保留差异,多样统一。中国文化以“人文”为中心,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外来的、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丰富、壮大自己,形成新的文化。


中华文化的消化力、融摄力很强。中华各民族文化长期融合,形成了相对可以兼容的心理、思想与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民族性格,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共同的信仰信念,这是维系协调各民族的润滑剂,自强不息的源动力。


器物文明


中国古代诸多科技发明,至少有二百多种伟大发明,曾经贡献给全人类,起着重要的作用。早在汉代的时候,就有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中国的瓷器、丝织品、漆器陆续传往欧洲并大受欢迎,冶铁、穿井、养蚕、缫丝、丝织、造纸等技术也相继西传。到宋元时期,我国的陶瓷通过海上交通风靡全球。


社会文明


中国古代社会大而政府小,有很多自治组织,士绅阶层的作用很大,社会基本自治。儒家式的社会,社会管道、中间组织很多。
载体:宗族、家族、乡约、义庄、帮会、行会等。契机:民间礼仪、节日与婚丧祭祀活动,村社活动,学校、书院讲学活动等。传统中国主要靠自然团体及其扩大化的社会各团体来治理社会,包含家庭及私人空间。它们往往与政权力量相抗衡又相协调,平衡政权力量,同时又起到政权力量所起不到的多重作用如,抑制豪强,协调贫富,保障小民生存权,教化民众,化民成俗,安顿社会人心……


制度文明

中国古代丰富的制度文明:行政、司法制度,土地、赋税等经济制度,征辟诠选制度(荐举、考试),文官制度,教育制度,开放教育,平民子弟通过接受教育参与政治甚至最高政治,荒政、赈灾的制度,优待老人与弱势群体的制度。
中国制度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文官政治、文治政府对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对君权的限制:儒家通过天神崇拜、天命论与革命论、民间舆论的震慑,特别是文治政府及其制度,来批评、监督、限制君权。英国的文官制度与中国的科举制度。西方的文官制度主要来自英国,而英国的文官制度是以中国科举制度为榜样建立起来的。


观念与价值文明


成圣人贤人,成真人至人,成菩萨佛陀的理想人格追求,一系列修养工夫论等。中国人向世界贡献了价值观。例如,儒家思想在欧洲启蒙时代起过重要作用,深刻影响了莱布尼茨、沃尔夫、伏尔泰,以及重农学派的魁奈,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和霍尔巴赫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经伏尔泰的推崇,被写入人权宣言等政治性文件,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人权与伦理思想。


二、中国文化精神的特点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精神与民族性格主要是由儒家奠定和陶养的。中国社会是四民(士农工商)社会,士为四民之首。士的变动可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变动。士代表、弘扬、实践、坚守了中国人的人文理想,担当着中国社会教育与政治之双重责任。


钱穆先生指出,中国人文精神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天下一家”)包含了宗教信仰,重视历史、重视教育和重视融和合一的精神。讲人道或平民道:一种天下太平、世界大同的人生人道。


中国文化精神的七个特点:


存有连续,生机自然


中国人把无生物、植物、动物、人类和灵魂统统视为在宇宙巨流中息息相关乃至互相交融的连续体。中国人认为,自然是一种不断活动的历程,各部分成为一种有生机的整体形式,不强调主体和客体、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分辨,而是一种自然的相应。

 

中国哲学的宇宙论是生成论而不是构成论,认为世界不是宰制性的建构,而是各种主体的参与。中国哲学是气的哲学,昭示的是连续性的存在,变动不居,大化流行,生机无限。宇宙绝非孤立、静止或机械排列的,而是创进不息、生化不已。


整体和谐,天人合一


中国人有着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圆融的观念与智慧。中国人的宇宙观念是打破了天道与性命之间的隔阂,打破了人与超自然、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内在自我的隔膜,肯定彼此之间相依相待、相成相济。
“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超自然、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国思维的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一两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


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各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合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既重视各民族及其文化、宗教的分别性、独特性,又重视和合性、统一性。
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善于化解与超越分别与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与协调性,有民胞物与的理想,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爱好和平,从不侵略别人,反对以力服人,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


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创造进取。中国哲学是“尊生”、“重生”、创造日新的哲学,所崇拜的“生”即创造性本身。《周易》认为,宇宙间最高******的原理就是:一切都在迁流创化中发展着,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日化日新的历程,生长衰亡,新陈代谢,永不停息。
中国各家派尊奉的“道”,就是天地自然或人文世界的永恒运动和发展变化。肯定世界自身的永恒运动、创新、变化、发展,自我更新、自我否定,日生日成、日新其德,革故鼎新、除旧布新,是中国文化的主调。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


五常:仁义礼智信。以仁义为最高价值,仁与礼相辅相成,强调诚信,崇尚君子人格。肯定“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精神,“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的做个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概,守正不阿,气节凛然……儒、释、道三大思想资源与思想传统,最根本处是做人,是强调人的德性修养和人文教育。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内圣外王之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是东亚的政治文化资源,是现代民主主义的社会文化土壤。


经世务实,知行合一


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践形尽性,经世致用,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又有尊重劳动的精神,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知行关系问题——良知的当下呈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力行实践,自己所讲的与自家身心的修炼必相符合。强调知行的互动,即按照自己的哲学信念生活,身体力行,集知识与美德于一身,不断把自己修养到超越的境界。


三、古为今用  创造转化

 

 

“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天下为人民所公有,选举贤能的人来治理社会,人与人之间讲求信用,和睦相处;人们不只爱自己的双亲,不只抚养自己的子女,而使所有老年人都得到赡养;壮年人有工作做,幼儿能得到抚育,年老丧夫或丧妻而孤独无靠的人及残疾人都能得到照顾与优待。


“儒家的主张”


满足人民的基本公正合理的要求,强调民生,制民恒产,主张惠民、富民、教民,缩小贫富差距,对社会弱者、老弱病残、鳏寡孤独和灾民予以保护;其推行的文官制度、教育制度,为平民、为农家子弟提供了受教育及参与政治的机会;其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与社会正义观、公私义利观是历代儒生的期盼,也是他们批判现实的武器。


“天下为公”的现实意义


增加就业,大力帮扶弱势群体,关心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保障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权益;帮助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山区尽快脱贫等举措有助于遏制贫富差距扩大,缓和社会矛盾和冲突亦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两千多年来,中国世世代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的价值仍然是友善、仁爱、孝慈、正直、良心、忠信、为人着想,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老百姓接受的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及蒙学读物、乡规族谱、家训家书、治家格言、善书与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谨,忠于职守,与人为善,积善成德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拨乱反正 正本清源”


五四以来,強加给中国文化的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需要我们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真髓,养育、凝聚老百姓的真诚的理念。这些理念是作为中华民族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与伦理共识的仁爱思想,浩然正气,正道直行,人格修养……保护拓展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德资源,即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在民间留存的四维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081号


鄂ICP备150217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