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智慧分享 > 经心读书会 经心读书会
【第69场经心读书会】纵浪大化与即事而乐:陶渊明的人生哲学与境界

图片


12月27日下午,第69场经心读书会如期举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李耀南老师带领线上线下的读书人们共读《陶渊明传》。李老师简要介绍了陶渊明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继而从高士情怀与细民事业两个角度详细阐述了陶渊明历来备受推崇的原因。陶渊明不离世情,不废世事,他在躬耕田亩的现实生活中,创造了纵浪大化的人生哲学和即事而乐的人生境界,渊明之后再无渊明,对于这样的人生境界和人生哲学,后世只能模仿,无法超越。


因篇幅有限,本文仅摘录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纵浪大化的人生哲学


理解“纵浪大化”,要从陶渊明对生命的执着和热爱说起。我们读陶诗,会认为他很自在,很快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日子似乎很逍遥。其实远非如此,陶渊明对人生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他是非常执着人生、热爱生命的。陶诗有云“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每个人在天地之间只有一次生命,人的一生就像天边的闪电一样,一闪而过,所以生命才如此的宝贵。


热爱生命的人必然关切死亡,因为死亡是生命的边界。所以陶渊明有很多吟咏死亡的诗文,而且他是直面死亡,不是超越死亡。比如他在《自祭文》和《挽歌诗三首》中,玄想自己的死亡和亲友的祭奠,诗文中既有对死亡的无可奈何,也有从容闲和的态度,更有对生死大变的大彻大悟,最后将死亡转化成深沉真切的千古绝唱。


关切死亡是为了更好地度过有限的人生。《形影神并序》可以看作是陶渊明人生观的整体概括。


NO

1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形”是形体,是生命。天地不没,山川无改,世间的草木有枯有荣,秋冬凋零,春来发芽。但是人一旦逝去,就永无重生之日,不会像草木那样死而复生。个体生命在天地之间,真是微不足道。每个人既害怕自己生命终结,又习惯了他人的死亡,而且通过他人的死亡,知道自己终将死去。神仙道教可以通过修炼功夫而羽化登仙,但陶渊明说“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我没有前世和来生,只有此生此世,所以“得酒莫苟辞”——既然只有一期生命,那么就好好度过这一生吧。如何过这一生呢?那就喝酒吧。从这个角度看,陶渊明有一种人生有限、及时行乐的人生观。


图片


NO

2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影”对“形”所表达的人生观不以为然,尽情酣饮,纵酒荒放,也许可以暂时忘却死亡,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自戕性命。与其及时行乐,不如在有限的人生里“立善遗爱”——尽己所能把仁爱留在人间。因为“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所以我们要行善留名。


NO

3

神释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神”扬弃了“形”“影”所象征的两种主张,提出“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人生观来解决生死问题,安顿现实人生。陶渊明认为,我之为我,不在于肉身皮囊,不在于立善遗爱。因为喝酒无法排遣对死亡的恐惧,反而是“促龄”(缩短生命长度)的工具,纵然是往圣先哲,他们也无法听到后人的称赞,善名与他们在生的人生有什么关系呢?



“化”是陶渊明人生观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源自老庄思想。天地万物总在变化,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世间没有不变的事物,或者说不变的就是变化。如此一来,我们不要把个体的人生从天地之间孤立出来,而应该把我们看作是和天地万物共在的存在。万物由气化生,人也如此。人死之后,生命重新回到气的状态,在天地之间悠游,又会构成其他的事物。只要我们不执着于有限的个体,投身天地大化中,那么我们实际上已经和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了。既然如此,我们便不会对个体生命的终结产生恐惧。生而为人也不必高兴,人之将死也不必恐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一辈子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去做就行了,不需要忧心忡忡。

 

正是这种“与化为一”的人生观,才使陶渊明具有平淡高远的胸襟面对一切境遇,创造审美的人生境界。



即事而乐的人生境界



“纵浪大化”,与化为一落实到人生实践的层面,便是创造一种“即事而乐”的审美人生境界。这种境界本质上是玄学自由理想的实现。

 

“即事而乐”,是指在你所做的事情当中,寻找人生的乐趣。陶渊明的即事,就是不离世事,不绝俗物。他并不是一个隐士,因为他没有离群索居,而是有许多关系很好的邻居。陶渊明说“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一个人如果能在具体的世俗的生活里面达到很高的境界,何必要到华山、嵩山去寻求一种修仙之路呢?


图片


陶渊明“即事”的“事”,不是登途入仕,而是守拙田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俗”是指做官。“性”是指自然本性,源自道家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思想,本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人最高的规定性。推崇自然本性,不是放纵自然欲望,恰恰相反,自然本性里没有放纵欲望的内容。这是道家所理解的自然本性。

 

陶渊明喜欢田园,是他本性如此。如果有人喜欢官场,那也是他的本性。所以陶渊明并没有贬低做官,只是每个人的本性不同而已。他虽然不喜欢做官,但也没有渲染所谓仕途险恶、官场黑暗,只是觉得自己的本性更适合在田园山丘里生活,所以他选择率性顺心而行,将田园劳作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田园劳作


在陶渊明之前,田园劳作从来就是士大夫所不屑的下愚之人所做的事情。陶渊明却把田园劳作点染成一种千古传诵的诗意,这就是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美学史上的卓越之处。他自己开辟和创造了自己的生活,所以他就是躬耕的实践者,这种生活就是他自然本性的直接现实,他的生命意义都展现在他的劳作里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从意义上讲似乎没有深意,但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称道不已,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呢?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四个字:无心和虚心。无心则不起念想,虚心则澄明如镜。陶渊明去采菊花,心念很专一,就是采菊花。为什么一抬头,看见了南山?因为他的心就像一面镜子,镜子照东西是没有选择的,任何事物来到镜子前,镜子都如其所是地呈现它的面像。陶渊明也是如此,用心如镜,抬头第一眼看到的是南山,他不加甄别,所以说“悠然见南山”。


图片


饮酒作乐

 

陶诗几乎篇篇有酒,他把酒上升到一种审美境界。“酒中适何多,中觞纵遥情”,酒里面的快乐太多了,不喝酒的人完全体会不出来,别小看方寸之间的酒杯,当你端起它一饮而尽的时候,里面有非常遥远的情怀呀;“忘彼千载忧”,一喝酒,千百年所有的忧愁一扫而尽;“我有旨酒,与汝乐之”,我们共同来享受饮酒的乐趣。送别的时候也要喝酒,“送尔于路,衔觞无欣”……和陶渊明共饮的人,有做官的朋友、农夫、渔夫、樵夫,还有他的左邻右舍,他总是一点架子都没有,不区分尊卑贵贱。

 

陶渊明之所以喜欢喝酒,除了可以用酒来排解贫饥生活的忧愁,还因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自由感。在酒酣耳热之际,寻常束缚他的律条全然消失,平常不敢做的事情,现在都敢做了。所以陶渊明在酒中体验到一种高远的境界,体验到人生的自由感和超越性。甚至喝到大醉时,“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连“我”都不存在了,物我两忘于酒中,还考虑什么东西是贵是贱呢?


友朋偕遊

 

陶渊明是一个可亲可近的人,他非常喜欢交朋友,常和朋友除外游玩。比如在《酬丁柴桑》一诗中,陶渊明自述他和柴桑县令两情相投,屡有良游,在游赏当中,他心中的忧愁是爽然若失。当然,陶渊明和朋友交游也不是完全没有界限,“不有同好,云胡以亲”,如果这个人和他完全合不来,他也不愿意一块游玩。



桃花源的社会理想


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栖身的所在,“直于污浊世界中另辟一天地,使人神游于黄、农之代”(清丘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他在世俗的生活里开辟了另一个理想世界,在那里每个人都能够任真,任是放任,把真性情表达出来。


武陵捕鱼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是道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庄子讲“坐忘”,我们心中的杂念太多,纷纭复杂,此起彼伏,通过坐忘可以去除杂念。忘到什么程度呢?忘掉形骸,忘掉世俗观念,最后不用心智。所以武陵人之所以进入桃花源,正是在于他的“忘”,而当他“处处志之”,带人寻找桃花源时,却再也找不到路了。陶渊明用这样的手法告诉我们:理想的世界是拒绝世俗观念的。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081号


鄂ICP备150217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