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智慧分享 > 经心读书会 经心读书会
【第60场经心读书会】冯天瑜:爱国主义的文野之辨

直播现场


5月10日,经心读书会邀请资深教授、著名历史文化学家冯天瑜先生导读《海国图志》,通过直播形式与读书人辨析爱国主义的两种路向,吸引逾百万人观看。


本文根据冯先生当天的分享整理而成,因篇幅有限,仅摘录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爱国主义的多元走向




爱国主义是中华文化传统,曾经并继续发挥重要的精神动员作用。“国家”和对国的热爱即“爱国”,都是历史范畴,不可抽象论之、笼统评断,而需要作历史的考释。当下处在“民族国家林立”与“全球化”并存的时代,此间的爱国主义更呈现多元取向,所谓魚龙混杂、泥沙俱下,要求我们作理性取捨,以维系爱国主义的健康发展。


“君本位”和“民本位”之辨


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范式是“忠君爱国”,三千年间的主流观念是:国家与朝庭二而一,国家(朝庭)与君王二而一,故有“刘汉—李唐—赵宋—朱明”之说,君国一体,忠君即爱国,爱国必忠君,这是长期占优势的以“君”为本位的爱国主义。



战国末年的屈原被推尊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有别于不断更换效忠对象,朝秦暮楚的苏秦、张仪之辈,终生坚守对楚国的挚爱,但这种挚爱又是“君本位”的,他始终“系心怀王”,“存君兴楚”。他被楚怀王放逐湘沅时作《离骚》,充滿幽怨,却以“香草美人”比拟国君,对楚王无限深情。他在流放途中,获悉怀王客死秦邦、郢都攻破的噩耗,万念俱灰,投汨罗江自尽。屈原堪称“忠君爱国”的第一典范。


北宋文豪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抒发忧国忧民之慨,其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昭示“君国合一”的爱国情怀。


两宋之际将领岳飞,是中国最著声名的民族英雄之一,也把爱国与忠君紧密结合,词作《满江红》洋溢“怒发冲冠”豪情,点睛处在“靖康耻,犹未雪”,其举兵抗金,以救回徽、钦二帝,报君国之仇为目标。七律《题青泥市萧寺壁》云:“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他在北伐途中,受朝廷召返,明知不祥,仍执意回朝,终为高宗(赵构)、秦侩杀害,北伐因而夭折。“君国一体”是岳飞式爱国主义的基本点。



至今人们端午包粽、划龙舟,即为祭奠屈原;建岳王庙,悬挂岳母刺“精忠报国”图,即为追念岳武穆。足见君本位的爱国情怀仍普遍存在于老百姓心中。


古代也有先觉者主张区分“国”与“君”、区分“道”与“君”,对君本位的爱国有所保留。这样的先觉者信奉民本主义。


“民本”命题的辉煌表述,是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发挥“民贵君轻”论的代不乏人。先秦时齐国晏婴即有“不死君难”(不做无道之君殉葬品)的哲言。荀子主张“从道不从君”(顺从正道而不顺从君主)(《荀子·臣道》)。明末清初顾炎武有分辨“国”与“天下”的名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日知录·正始》),指出“国”之盛衰,仅是朝廷君臣这些“肉食者”要谋划的事,但“天下”兴亡,即民族文化、国家土地、民众生计等等要务,即使是布衣匹夫,都有责任。近人梁启超将顾炎武的论述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末清初王夫之也有类似的论说:“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读通鉴论》卷一七)此皆区分君—国的卓异之论。


顾炎武


在忠君爱国一体化的时代,已有人突破“君本位”爱国论的樊篱,时至近代,我们更应当自觉地建立“民本位”的爱国主义。


“开放”与“封闭”之辨


任何国家都有异国环绕,都须与外域发生互动,存在一个对异文化封闭还是开放的问题。汲纳外人之长,还是深闭固拒,是两种爱国取向的又一分野所在。


战国时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法令,赵国因此而强盛。明末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徐光启提出“欲求超胜,必先会通”的概念,一直到今天都有启示意义。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稍晚于徐光启的杨光先,坚决排斥先进外来文化。他曾激烈地反对汤若望、南怀仁等传教士参加制定新历法,荒谬地提出“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而且这一看法在明末清初的士大夫阶层中占据优势。至近代,文化开放与文化封闭成为新旧爱国主义的分水岭,二者的抗衡演绎出近代历史的悲壮剧。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对的敌手不再是从前的文明水平低于中原王朝的“夷狄”。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少数先觉者意识到这一点,深觉只有学习先进的外来文化,才能使国家转弱为强,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以说,文明爱国主义的开端,正在于这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人物。其中,魏源是在认识先进外来文化方面做了最多工作的人。他的《海国图志》,可以称为文明爱国的代表作。




《海国图志》述略




“开眼看************人”林则徐1839—1940年在广州主持禁烟期间,为着应对英国入侵,用力了解外域史地与现状,让幕僚从英国人慕瑞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中筛选精要内容翻译出来,亲自加以润色,编译成《四洲志》,这是************部利用外洋材料编撰的世界史地书。1841年林则徐被发配新疆,途经镇江,与魏源作竟夜谈,将《四洲志》等精心收集的外域材料交魏,委托魏完成研究外洋,以制洋敌的未竟之业。魏源以这批文献为基础,又博采中外史志书刊,编撰《海国图志》,用十年时间不断发掘材料,修订补充,先后成五十卷本(1842)、六十卷本(1847)、一百卷本(1852)。



《海国图志》和以往介绍外国的书籍,区别在于“彼昔以中土人谈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谈西洋也”。这种直接采自外洋文献的世界史地书,当然较为翔实可靠。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对编写目的作了画龙点睛的介绍:“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最具号召力的前进口号。


1894—1895中日战争中方惨败之后,中国人选择了“师夷长技”显示了高度的智慧。《马关条约》割地赔款,是何等惨痛的结局,那时候中国人的反日情绪是高涨的,但一些人提出,不能简单排日,而是要向强敌学习。所以,清廷从1896年开始派遣留学生到日本学习。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




《海国图志》的影响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都受到《海国图志》的启迪。曾国藩称“将来师夷智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十五),左宗棠晚年再次刊刻《海国图志》,并说他在福建设局造船、在甘肃制造洋式枪炮,“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重刻〈海国图志〉叙》)。洋务运动又被称作“自强运动”,其“自强”的要义,就是“师夷长技”,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后来又扩大到学习工商业,也触及西政,但总体的框架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后的戊戌变法也深受《海国图志》影响。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多次提到,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起源于《海国图志》和徐继畬的《瀛环志略》。


19世纪五十年代,江户幕府末期的日本遭遇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幕府及诸藩国急于寻求应对之策,详介世界知识的《海国图志》传入,正切合需求,该著立即成为日本朝野的必读书,“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幕末改革和明治维新借用的方针。1854年日本翻刻《海国图志》六十卷本,至1858年翻印23种刻本。幕末思想家横井小楠、吉田松荫等盛赞《海国图志》,佐久间象山称魏源为“海外同志”,明治三杰(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都深受《海国图志》启发。梁启超说《海国图志》“间接以演尊攘维新之活剧,不龟手之药一也。”(《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有日本学者极言之:没有《海国图志》,就没有明治维新。


明治三杰,左起:西乡隆盛

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


《海国图志》对日本的影响超过中国。甲午战争日胜中败,从某种程度上是两国对于《海国图志》学习程度差异的一次检验。我们有一些重要的思想、谋略(如《海国图志》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己不重视,以至陷入劣势,这是一个必须记取的教训。




邹容、陈天华的启示




邹容、陈天华总结义和团反文明、盲目排外的教训,指出野蛮爱国必导致害国,力主回归林则徐、魏源文明救国正道。


邹容在《革命军》中提倡“文明革命”、斥责“野蛮革命”。陈天华在《猛回头》提倡“文明排外”、斥责“野蛮排外”。(陈天华所说“排外”,是抵御外来侵略的意思)。野蛮排外,是从蒙昧主义出发,用自我封闭的方式去抵御外来侵略,导致庚子国变的惨局。慈禧太后得知西方列强同情被罢黜的光绪皇帝,于是煽动蒙昧的民众排外,义和团搗毁铁路、砍倒电线杆,杀传教士和教民,攻打外国领馆,违反国际公法。这就授人以柄,八国联军攻略北京,清朝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足以证明“野蛮排外”误国、害国,几致亡国。




拒绝义和团思维,弘扬文明爱国主义




在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排斥和重压时,任正非拒绝义和团思维,坚持文明的爱国走向,多次提到他从来都是一个主张学习美国的人。有人汇总了任正非的演讲,其中有几点说得很不错。


 

华为生存下来的唯一措施是向一切先进的老师们学习。


狭隘的民族感情和民粹主义会导致我们落后。


华为20多万员工没有讲过一句反美口号。


不要因为华为绑架全社会的爱国情绪,不要煽动民族情绪。


不能因为一家公司牺牲了国家利益,牺牲了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只有更加开放,更加改革,才会形成一个更加繁荣的中国。


100多年前,我们国家有林则徐、魏源这样的先觉者,而今我们也有很多有识之士在继续坚持、发展文明的、开放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才是捍卫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的正确的路径。




互 动


如何处理好学习外来文化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关系?


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外来文化,这一思想根源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以,学习外来文化和弘扬民族文化,有矛盾性,但更有其统一性和相通性。对于两种文化,我们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当然重要的保持文明的趋向,也就是走向社会进步。


比如明治维新运动有一个基本的口号,叫“求知识于世界”。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日本不是软弱的民族,不会对外来文化奴颜媚骨,这一点值得我们参考。

互动福利:冯先生亲笔签名著作


如何看待现代年轻人青睐洋文化的现象?


年轻人更容易接触、接受新事物,而新事物很大程度上是外来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层面,对青年人都很有吸引力。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们还是要让青年一代走向深刻。对任何一种文化,都要进入深层次的了解和体悟,发现其优长和短缺,然后取其精华。这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过程,不要着急。


过去我们成天提倡爱国主义,呼吁人们不能崇洋媚外,年轻人是比较反感的。但后来开始流行唐诗宋词,年轻人学过之后深深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优美和深邃。所以,要把中国文化真正的精华提取出来,和外来文化的精髓进行比较、参校,继而会发现二者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081号


鄂ICP备150217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