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智慧分享 > 经心读书会 经心读书会
【第59场经心读书会】王兆鹏:英雄词人辛弃疾的词世界

4月25日,经心读书会邀请著名词学家王兆鹏老师导读其著作《辛弃疾词选》,通过直播的形式与读书人漫谈“英雄词人辛弃疾的词世界”,吸引全网87万余人观看。本文根据王兆鹏老师当天的分享整理而成,因篇幅有限,仅摘录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致敬英雄




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到经心书院,通过经心读书会跟大家分享读书的心得。今天之所以选择“英雄”这个主题,有两点考虑。


首先是向英雄致敬。我们能够安心地在一起分享读书心得,要感恩那些曾经为我们拼过命的抗疫英雄,正是因为他们的英勇奋斗,才有了这场战“疫”的初步胜利。


我也想借此说明中华民族基因里一直传承着英雄主义情怀。汉末诗人王粲曾有诗句“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唐代诗人王维曾说“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连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都高唱“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我想用这个主题激发我们的英雄主义情怀,来迎接未来的挑战。


其次,读辛弃疾的词,要紧扣他的生活经历、人生命运、性格特点,而辛弃疾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英雄。




何谓英雄




辛弃疾一生自诩为英雄,他少年狂放的时候,感“叹少年胸襟,忒煞英雄。”,从小就想“腰佩黄金印”,当将帅,指挥千军万马,在疆场上杀敌,一统天下。年老以后,“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满江红》),可惜我这样的英雄,在江南虚度年华,如果能够得到重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我可以让中国雄起,不再受敌人的欺凌”。


辛弃疾也天生一副英雄模样,身材肥胖魁梧,壮健如虎,红颊青眼,目光有棱,眼睛一瞪,就光芒直射,威严冷峻。挚友陈亮题赞他的画像时,说他“眼光有棱,足以映照一世之豪”(《辛稼轩画像赞》)。词友刘过写诗赞扬辛弃疾,说“精神此老健如虎,红颊白须双眼青”(《呈稼轩》)。


辛弃疾究竟算不算英雄?我们先看古代的英雄标准、英雄特质。三国时代刘劭《人物志》卷八《英雄》是这样定义英雄的:


 

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草中精秀出众的叫“英”,兽中特别超群的叫“雄”。所以人们把文武出众的人与之类比,将智慧超群的称为“英”,胆力过人的称为“雄”。


英雄有几个特点。第一是“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英雄足够聪明,能够谋划开始,洞见未来,而且能够把握住行动的时机,最后有胆量进行决策。第二,英雄“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武力超群,有勇气采取行动,有智慧判断事情的结局,又有行动力付诸实施。汉代的张良和韩信就是这样的英雄。


辛弃疾符不符合这样的特点呢?我们一起看看他的英雄壮举。




英雄壮举




第一件壮举,辛弃疾22岁时曾率众起义。


辛弃疾是济南人,自幼生长在金人占领区,用今天话说,他是在敌战区,从小受到歧视,他在《美芹十论》里面就说过,当时胡人“分朋植党,仇灭中华。民有不平讼之于官,则胡人胜,而华民则饮气以茹屈;田畴相邻,胡人则强而夺之;孳畜相杂,胡人则盗而有之。”所以他从小就立志要为民族报仇雪恨。    


为什么是在22岁这一年率众起义呢?用八个字概括叫“聪能谋始,明能见机”。


这一年是公元1161年,当时金主完颜亮撕毁了宋金的协议,率领60万大军南下侵宋,北方空虚,这时起义,没有正规军队镇压,相对容易发展壮大。而且因为完颜亮要纠集军队,抓了很多汉族青壮年当壮丁,又提前征收了五年的税收,更加重了北方汉族民众的负担,老百姓可以说是干柴烈火,一点就燃。辛弃疾正是因为抓住了这个时机,揭竿而起,很快聚集了2000人在自己的麾下,这就叫“明能见机”。他又带领这2000人,归隶耿京,耿京是一支义军的首领。辛弃疾为什么自己不单干?因为他率众起义,不是当绿林好汉,而是要谋划恢复大业,只有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这能看出辛弃疾的“聪能谋始”。


辛弃疾一去便受到了耿京的重用,让他做军中的掌书记,类似今天的部队秘书,兼参谋的工作,军印也交给他掌管。不到一年,辛弃疾帮助耿京的队伍从2万人迅速扩展到25万人。


第二件壮举,单骑追杀义端。


辛弃疾到耿京部下不久,遇见了他的一位朋友,叫义端。义端曾做过和尚,也有武功,平时喜欢跟辛弃疾探兵论武,所以辛弃疾就动员说服他投奔到耿京部下。但是没想到义端为人不义,行为不端,是个投机分子。参与耿京的队伍不久,他就盗窃辛弃疾掌管的军印潜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期限,抓不到义端,再来就死不迟。”辛弃疾揣测义端是拿着军印向金人邀功请赏,因为沿途都有岗哨,他肯定走的是小路,所以辛弃疾抄小路截获义端,手起刀落,斩其首级,夺回军印。耿京自此更加信任辛弃疾。


第三件壮举,是决策南向。


耿京部队有25万人,辛弃疾建议他要尽快把队伍拉到南宋,图谋发展。因为金主完颜亮南侵渡淮不久,就被部下杀死,金兵主力部队全部撤回北方,对义军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更为严重的是,金世宗继位后,对北方义军采取了攻心瓦解的策略,下令“在山者为盗贼,下山者为良民”(章颖《宋中兴四将传·魏胜传》),“放罪”赦免抗金义军。于是北方义军人心涣散,大多解甲归田,只剩下耿京这支部队,如果不及时另寻出路,也很快会溃散,或者被金兵消灭。所以辛弃疾劝耿京“决策南向”,耿京也言听计从,采纳了辛弃疾的建议。一个二十三岁的少年,敏锐地察觉到部队的生存危机,为二十五万的军队寻找出路,辛弃疾的“聪能谋始,明能见机”,再一次得到充分展现。


王兆鹏老师签赠《辛弃疾词选》



第四件壮举,是生擒叛将。


耿京接受了辛弃疾的建议后,委派他和贾瑞等十一人前往南宋接洽。宋高宗刚好巡幸建康,召见了辛弃疾一行,并且分别授予官职。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辛弃疾等人带着皇帝旨意准备回山东时,接到情报,说耿京被叛将张安国杀害,义兵队伍已经溃散,张安国率部投降了金人。辛弃疾闻讯大惊,当机立断,潜回山东,在金兵营中生擒张安国,送往临安正法。历史记载辛弃疾率领的是五十骑兵,但金兵营中有五万之众,敌我力量悬殊,所以他肯定不是强攻,而是智取。


辛弃疾为何生擒张安国,而不是像擒杀义端那样就地杀掉呢?


辛弃疾回归南宋,是想担当大任,成就恢复大业。而要担当大任,就要有政治资本进入仕途,要表现出超常的才干、智慧、胆略为上峰所知。说服耿京把25万军队拉到南宋,原本是回归南宋的重要资本和投名状,但现在投名状没了,他必须策划出新的方案。生擒张安国,就是要造成轰动效应,向世人证明自己身手不凡,“精忠大义”。最后也确实带来了预期效果。


辛弃疾一直重视战略规划,他的《美芹十论》开篇就说:“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计,则应之常不足。”而且他不仅仅考虑国家层面的战略,也始终考虑个人的发展前景,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英雄悲剧




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却没有成就一番英雄伟业,43岁时被罢官,到68岁去世,中晚年基本上是在江西赋闲家居。虽然曾两度东山再起,但为时甚短,无所作为。


辛弃疾他的悲剧跟他的时代、特殊身份、性格有关。


第一,他生活在南北对峙的冷战时代,没有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的机会。第二,他出生于北方,虽然他是坚定的抗战派爱国人士,但朝廷对他始终不太信任,为官生涯的后5年间,换了十任官职,难以有所作为。而唐以前中国的文化中心在北方,北方人常瞧不起南方人。到了南宋,情况刚好相反,北方人常受到地域歧视。第三,辛弃疾性格强势武断,加上他的智慧和才能远远超过同侪,难与同僚和上司合作,所以常常遭到排挤。


认识古人,一方面从他身上吸取正面力量,学习他的智慧,谋略,另一方面也要了解他的缺点,汲取他的教训。




互 动


辛弃疾的词作丰富,常常有人抱怨太高深,读不懂。另外一些词没有用,情真意切,流传千古,王老师怎么看待?

 

我非常欣赏辛弃疾的用典,他的作品用典一是精准,二是自然。很多的典故你不知道是典故,却不影响你的理解。当你知道了是典故,会更佩服他构思的巧妙,使用的自然,古人说“如盐着水,浑然不觉”。


同时用典也是他另外一种竞技性才能的表现,我们对于用典的评价,不能仅仅是看他在作品当中应用得怎么样,还要了解他的创作动机。用典和不用典不是评价词的艺术高低的一个标准,只要他词写得好,能够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能够引发我们艺术上的感动,提升作品的感染力,都可以。所以用典不用典都行。

 

词如其人,辛弃疾这样的人在官场上难以立足,官场上的逆淘汰也困扰了岳飞,苏东坡,陈亮等人,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与现实中都存在的现象?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英雄悲剧有的与社会有关,与时代有关,有的与个人性格有关。哪怕他们都成为了历史悲剧人物,但其拼搏与抗争精神,足显英雄人物的人生价值。所以,无论如何,我们个人在现实当中,都要努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去拼搏才有希望,不拼搏永远也没有希望。

 

辛弃疾的名作非常多,您的著作《辛弃疾词选》,选词标准是什么,最欣赏哪一首?

 

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历史上公认的经典名篇。我以前对唐诗宋词做过定量分析,辛弃疾在历史上影响力高的作品,我都会入选。第二个标准,是能够表现出辛弃疾人格精神或生活状态的一个侧面。哪怕是艺术上可能不太成熟,我也选。我的理念是,既要选艺术上很成熟的作品,也要选不成熟的作品。即使最优秀的作家,也有不那么好的作品,这些作品欠缺在哪里,我也在讲解中点出来。

 

您最欣赏辛弃疾的哪首词?


从正能量来讲,我欣赏他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从个人的情感、阅读的快感来讲,最欣赏《西江月·遣兴》,镜头感十足,生动,而且接地气。

 

历史上苏东坡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二者的词有什么区别?

 

这是一个大问题。我的理解,“苏辛”并称是指二人在词史上地位的相近、贡献的接近。实际上,他们异大于同。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一和平,一战争),个性也不同,作品自然会不同。


辛弃疾是英雄,苏轼是一个文士。苏轼写的是才子之词,或者说文士之词,而辛弃疾则是英雄之词,豪杰之词。抓住这两个人的性格、命运和特点,就可以分析出他们作品的差异之处。








5月10日下午3:00-5:00,经心读书会将邀请著名历史文化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主讲:爱国主义的文野之辨——读魏源《海国图志》。届时将于抖音、微博(一直播)、百度等平台直播,敬请期待并转发分享!




抖音:经心书院
微博:湖北经心书院
百度:经心书院百家号
B站:经心读书会
小红书:经心读书会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081号


鄂ICP备150217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