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智慧分享 > 经心读书会 经心读书会
【经心读书会】2018年5月:这样的哲学课,我愿意听30次

这样的哲学课,我愿意听30次 | 第33场经心读书会

 

第33场经心读书会

郝晓光 导读其亲笔著作

 

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说,思考一切,怀疑一切。在这位巨人200年诞辰之际,数十位读书人齐聚经心书院,在中科院研究员郝晓光老师的带领下,共同思考三大哲学命题:

人是什么,

物是什么,

社会基本矛盾究竟是什么。

起初面对这么直(ku)击(zao)灵(fa)魂(wei)的话题,小编内心的OS是,这几十位读书人都是真爱。结果现场气氛却是不一般的热烈,嗯,必须归功于郝老师散发着万丈光芒(老师原话)的智慧呀!

郝晓光,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十余载,现为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所以,郝老师究竟说了什么呢?

一起了解下~

 

01  人是什么?


对人性、人的本性或人的本质进行哲学抽象,是所有哲学、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面临的基本任务。

不同的哲学对此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拉美特里认为“人是机器”、笛卡儿认为“我思故我在”、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费尔巴哈认为“我欲故我在”、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而弗洛伊德则认为人的本质是“性”。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怎样回答“人是什么?”或者“我是谁?”这个令古今中外无数哲学家绞尽脑汁的命题呢?

 

马克思有一个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断强调人的“社会约束”。然而(敲黑板,下面是重点),马克思的另一个关于人性的同样著名的论断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这个论断强调人的“自由发展”。

马克思曾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这句话当然不是否认其它学科的存在,而是明确自己的哲学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发展规律。至于其他的,不研究,也不反对。

根据上面的观点,马克思将自由观非常地“狭窄”地局限在“分工”里——而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里,是要消灭分工的。这是马克思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第一个观点:否定分工。

第二个观点:否定分配。如果说“自由发展”是要否定分工,那么“社会约束”是要否定分配。工人生产机器,农民生产粮食,机器和粮食如何比较计算总和?但工人的工资,和农民的工资,很好计算。而工资,是计算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一个标准,从哲学层面来讲,分配是体现社会关系总和的一个衡量标准。

 

02  物是什么?


先说郝老师的研究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不是大自然中某个具体的实物,而是人们生产实践中产生的物——也就是商品。(震惊吗?接着往下看)

 

商品和物质是两个相似但不相同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存在形式是运动和空间,商品的存在形式是流通和市场。也就是说,前者是自然形式,而后者是社会形式。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关于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而不是一种关于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因此相比于“存在决定意识”,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更合理一些。

什么是社会存在呢?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在《社会存在本体论》中提出“社会存在”是一种“具有价值特征的存在和意识的统一体”(其实就是商品,但很可惜的是卢卡奇就差这临门一脚)。

 

但理论界对商品价值概念有严重分歧,一方认为“商品价值概念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概念”,另一方反对说“商品是经济学概念,不是哲学概念;因此,商品价值是经济学价值概念,不是哲学价值概念”。

在这一问题上,卢卡奇认为,“孤立地考察商品的问题,或仅仅把它视为经济学的核心问题,都是不能允许的,而必须把它视为囊括一切方面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的、结构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说得更确切,是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商品呼之欲出,他说:“不可以把物质作为它本身来考察,而必须作为社会地、历史地为生产组织起来的东西来考察。”同样遗憾的是,葛兰西也没有直接说出这个物质就是商品。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即是商品,“人”即是分工和分配,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商品”不能离开“分工与分配”,“分工与分配”也不能离开“商品”。所以,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物性范畴”和“人性范畴”是不可分割的,“物性范畴”与“人性范畴”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基本特点。

论证到这一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便建立起来了,方法论和认识论便如水银泻地,整个哲学体系也就建立起来了。


03  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

 

是人与物的矛盾,还是人与人的矛盾?答案是后者。

大家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被认识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矛盾”,换句话说,这是一种“需要与满足需要的矛盾”,实际上是一种“人与物的矛盾”。但是,随着社会物质的不断丰富,已经或者正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社会矛盾却好像并没有缓和,甚至有更加激烈的可能。

根据马克思主义“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矛盾无处不在,此消彼长、此起彼伏;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人与物的矛盾”已经开始缓和,是不是“人与人的矛盾”就要开始激化了呢?这种矛盾是我们常说的“人民内部矛盾”吗?答案是:人民内部矛盾是不可能成为社会基本矛盾的。

 

那么,什么才是哲学层面的、作为“社会基本矛盾”的“人与人的矛盾”呢?要想从哲学上认识什么是“人与人的矛盾”,必须首先从哲学上认识什么是“人”。(这也就回到了Part 01人是什么)

所以,社会基本矛盾是哲学层面的、体现“人的本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分工与分配的矛盾”。

 

读书人们对这次的读书会给予高度评价,结束后纷纷找老师签名留念。


以上为导读老师本人观点,与本书院立场无关。对此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阅读郝晓光老师的著作:《资本论》(哲学卷)手稿——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提纲。

 

文字 | 阿鼎

摄影 | 苏康

 

经心书院简介:

经心书院为同治八年(1869年)晚清名臣张之洞在武昌所创办的著名书院,是湖北省重要历史文脉。今由一群有使命感的企业家共同发起复建,旨在“文化传承、智慧分享、兼济社会”。

扫扫二维码,轻松关注“经心书院”,

每日分享智慧美文!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081号


鄂ICP备150217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