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智慧分享 > 经心读书会 经心读书会
【经心读书会】2017年2月:通俗通透解读经典战例,逐字逐句讲评兵法原意

2月19日下午,40余位读书人齐聚经心书院,聆听武汉大学教授、博导欧阳祯人为大家导读《孙子兵法》(上)。这是2017年第一场、也是别开生面的一场经心读书会——读书会正式开始之前,读书人们沿着东湖绿道骑行一小时。虽没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样浩大,也算一次身体和灵魂的同步旅行~~

欧阳老师解读《孙子兵法》,采用的是经典战例+兵法原意的方式,整场读书会共分享了13段古今中外的战争故事,比如井陉之战、长勺之战、美越战争等,以及36段经典原文。通俗通透解读经典战例,逐字逐句讲评兵法原意,现场读书人被老师的情绪和节奏所带动,仿佛战场、商场的波云诡谲就在眼前。

限于篇幅,本文仅摘录读书会的部分精华,以飨读者~~

ps,下一场读书会时间为3月19日,依旧是欧阳祯人老师导读《孙子兵法》哦~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历来讲《孙子兵法》都是这样,第一点必然要讲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存亡就是一个国家的存在与灭亡,这是最要命的事儿。因此《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这样说——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计篇》)


“不可不”,双重否定表肯定,表示这个事情很大很重要。军队70万兵力,每天消耗的粮食至少是70多万斤,还需要大量的马匹、民夫、徭役,整个国家倾巢出动,你说这一仗能失败吗?战争一旦输了,整个国家都颠覆了。所以说不能随便打仗。《左传》里也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计篇》)


没打仗之前,我们就到祖宗祠堂那里去讨论,各方面的计算要搞得很清楚,所以这个时候千难万难判断最难。虽然《孙子兵法》说这个世界千变万化,但其实归根到底,是我们认识人、认识事物的过程,也就是说准确客观的判断能力。我们办一个公司,往往是一厢情愿,我总觉得这个事情应该如此,但最后不是如此。你怎么办?所以这个里面就涉及到很多的学问。根本的问题,是判断。


所以曹操就说“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


面对列祖列宗的亡灵把这些事情搞清楚,一点都不能开玩笑。首先我们的领导是谁,要选一个主要的负责人。量敌,对敌人要有客观的分析,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我们要了解日本,了解它的军队,要能够客观地认识它,这是很难的,需要几十年的铺垫,需要很好的国内政治、国内工商、国内医疗,党政医学商都要上来,这样我们对日本的了解才能做到客观,才能长期持久地把握它的发展动态。度地,就是丈量远近。料卒,我的士兵怎么样,别人士兵怎么样。远近、险,这是指高山大河的远近险易。这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一将无能,祸及三军。失败是主要将军的失败,胜利是整个兵势的胜利。真正一个大势的动态下,谁当排长、营长,都不重要,关键是我们长期持有的那个国策,我们的势是向哪个方向发展。

因此,《孙子兵法》里面有一句特别了不得的话,叫做“校之以计而索其情(《计篇》)”,校就是非常认真地核算、比对、分析,各种各样的计策要绞尽脑汁。索其情,情不是情感的情,是情实的情,就是对敌我双方的事情要有客观的认识与把握。

【此处欧阳老师讲了一个历史上著名的战役:阏与之战。这是一场发生在赵国与秦国之间的经典战役,秦国占领赵国重要的战略要地阏与,赵国将军赵奢制定周全计划,后人发先人制,一举夺回阏与。篇幅有限,在此不展开。】


阏与之战,秦国败了,是士气问题。而且虽然秦国已经占据了阏与,但骄奢淫逸,这个时候正是容易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做人也好,办公司也好,真正失败的时候,往往是取得了成就的时候,这还是回到我们到底怎么样去判断的问题上了。

除了讲解“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一问题之外,欧阳教授还就以下经典原文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现场读书人如沐春风之野,如浴芝兰之室。大家听后感慨万千地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收获实在是太大了!

  •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篇)


  •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计篇)


  • 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军争篇)


  • 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作战篇)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谋攻篇)  

     

  • 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地形篇)



  •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谋攻篇)  


  •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形篇)


  •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势篇)


  • 激水之急,至于漂石者,势也。(势篇)


  •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势篇)


  •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势篇)



  •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虚实篇)


  •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


  •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军争篇)


  •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九变篇)


  •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行军篇)


  •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行军篇)


  •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地形篇)


  •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地形篇)


  • 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地形篇)


  •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刘备)


  •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九地篇)


  • 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兵之众寡,地之险易,粮之虚实。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法曰:“料敌制胜,计险远近,上将之道也。”(明·《百战奇法》)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 所谓脩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脩身在正其心。(大学》


  • 微乎微乎,至于無形,神乎神乎,至于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虚实篇)


  •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虚实篇)


  •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形篇)


  • 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道不远而难极也。与人并处而难得也。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人皆欲智,而莫索其所以智乎。(管子·心术上)


  •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篇)

欧阳教授的讲座战场与商场交错,仁慈与智谋并举,刀光剑影之中闪耀着思想的光辉,精彩纷呈,创意叠出,是一次难得的知识享受,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人性锤炼和良心的呼唤!


摄影:秘书处

编辑:阿鼎

经心书院

介绍


经心书院为同治八年(1869年)晚清名臣张之洞在武昌所创办的著名书院,是湖北省重要历史文脉。今由一群有使命感的企业家众筹复建,旨在“文化传承、智慧分享、孵化创新”。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081号


鄂ICP备150217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