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智慧分享 > 经心读书会 经心读书会
【经心读书会】2016年5月:欧阳祯人导读《大学·中庸》

2016年5月28日下午,

“经心读书会”活动第十一场,

数十名读书人齐聚经心书院,

听经心书院学术委员、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阳祯人——

导读《大学·中庸》!




1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


孔子学说最核心的就是“仁”。“仁”也是我们今天读书会以及“经心文化周”今天主题日的主题。


《论语》: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本”是树根的意思,整个仁学的根在哪里?就是孝道。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意思是说礼与乐都是外在的形式,但内在形式必须要有仁德,如果没有仁德,礼乐都是表面文章。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仁就是爱人之心。“泛爱众”的意思就是博爱。评价一个人不能用贫贱富贵来评价,而应以仁为标杆。

 

仁就在我们身边,在一举手、一投足当中。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就是仁的美德,“仁者先难而后获”,仁就是知行合一、将心比心、己欲立而立人、克己复礼……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刚毅木讷近仁。

仁者必有勇。

仁者不忧,无求生以害仁。

当仁不让于师


……这些都是《论语》中关于仁的经典表达。仁的意蕴,真是说不完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仁”?我们今天就从《大学》《中庸》里来解读。


仁无处不在。仁是我们自己内心的追求,与他人无关。


2

《中庸》:一部体现中国思想最高水平的圣典


《中庸》是一部体现中国思想最高水平的圣典。它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之处,在天与人的摩荡之中,在超凡即圣的超越境界之中,界定人的本质,追寻人的幸福,认识人的成功,实现人的价值。正因为它抓住了人的本质,锁定了人与天的关系,因此它确定了我们安身立命、家庭社会以及公司国家管理的根本原则,成为我们现代社会各种问题的一剂起死回生的良药。现在一般认为,“中庸”指对人处世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但其实它的深刻含义远不止此。


读《中庸》先得读懂《周易》。“中”的本意是男女阴阳调和,中间的方块象征女性、阴性、坤卦。一竖象征男性、阳性、乾卦。这个字本身就是上古生殖崇拜的孑遗。“庸”是世间凡俗之间,一举手一投足都在修炼道,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针一线都在考验着我们,每个人一举一动都在打磨自己的良知,叩问天的圣洁。


“天命之谓性。”性是每个人的天生资质,左边的“心”表示我们后天的教养,右边的“生”说的是天生禀赋,但我们长远来看,这个天赋其实也有后天濡染的因素。


形成一个良好的“性”,第一要有社会的公正,第二要有良好家风家教,第三要与经典为伴。



“天命之谓性”有五层意思:


第一:人有神性,人是圣洁的。对天要有敬畏之心。

第二:人要知耻,要敬重来自天赋的圣洁。

第三:人要有信仰。

第四:人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第五:天命之下人人平等。“率性之谓道”,人人都有追求道的权利。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知有畏。人应该有敬畏之心,应该有信仰。天命之谓性,认识天命才能理解人性。


著名学者饶宗颐说过,一个人没有信仰,就如同婴儿没有襁褓。所以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挑战,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如何面对自己的心?树立信仰。


感恩、敬畏、责任、奉献,是有信仰的四个关键词。


信仰来自哪里?上面说的三个方面:社会、家庭、经典。


君子不器。人不能只做一个工具。把自己的生命发扬到极致,才是孝道的真谛。


人必须读书。继承先辈的智慧,才谈得上创新。


我们现在对知识分子的尊重远远不够。官本位对中华民族的伤害太重了,那种重是釜底抽薪,让每个人活得没价值。


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个世界要追求公平公正,我们自己要有信仰和道德。君子慎独。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仁就是身心合一,天人合一,致中和。


中国文化追求内在超越。如何做到?从今天就开始读《四书》。


3

《大学》:三纲八目的儒家心法

《大学》三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八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有了三大纲领,又有了八大条目,怎么去学习?要解决现实问题,这就要讲到儒学心法。


儒家心法是什么?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一个人要安身立命,要立身行道,这是我们的人生目标。


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三年半,为什么只有三年半?原因是因为高管没有信仰,他们是为了钱而来的,没有信仰才是这个公司干不长的原因。有钱赚大家一起能风里来雨里去,没有钱赚的时候就树倒猢孙散,而且各怀鬼胎。


所以根本问题是要有信仰,没有信仰什么都不行。


一定要有道,这叫做知所先后而近道矣。什么是先后?就是止、定、静、安、虑、得、道。什么是止?就是止于至善,所谓在止于至善就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必须要在公司里彻底地坚定不移地实行读古书、读经典的习惯。知止而后有定,要止于至善,怎么在止于至善?至善在哪里?就在经典当中。


知止而后定,根本问题首先是读经典。现在没有别的途径,只有从民间推动国学,自己自学成材。需要我们自己在公司内部、单位内部真心实意面对经典,响应习总书记号召,面对中国传统的美德,主要就是“四书”。


知止而后有定,定住自己的七情六欲,定住自己的各种遐想,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都是因为我心中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底线,有自己的神性,有自己的信仰,无往而不胜,这才是最重要的。知止而后有定,定就定在这里。这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定而后能静,定了以后才能安静下来,因为再也没有想入非非的东西,专心致志把这件事做好,安静下来,只有在宁静状态下,整个灵魂才能安放在这里。


静而后有安,安而后有虑,虑是指思考问题,只有在在止于至善的状态下才能够思考问题,然后才有正确的“得”,才能保证我们在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以后不会出问题,这叫长治久安。


下面要讲的是絜矩之道。“挈”是度量,是尺寸,“矩”是90度的直尺,是度量的工具。挈矩之道就是立规矩,上行下效。“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上面倡导,下面就会学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叫将心比心。


我们要以******的可能去成就身边所有人。只有成就了他们,他们才能够成就我,这才是真正的絜矩之道,这才是真正的《大学》《中庸》最后、最根本的思想,它让我们每个人都成功。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坤和合



【本文为经心书院原创,转载请注明。欢迎关注经心书院微信公众号】

 撰文:一樗

 摄影:赵慧



链接
经心读书会





人生的高度得益于阅读的广度。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丰富人生。【经心读书会】是经心书院的核心文化活动之一,由经心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发起人共同发起荐书,提倡每月读一本书,每月组织一次线下读书会,权威人士导读,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视角。





经心书院
介绍


经心书院为同治八年(1869年)晚清名臣张之洞在武昌所创办的著名书院,是湖北省重要历史文脉。今由一群有使命感的企业家众筹复建,旨在“文化传承、智慧分享、孵化创新”。



扫扫二维码,轻松关注“经心书院”,每日分享智慧美文!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081号


鄂ICP备15021727号-1